... ...
...
...
同心共建

我对南科大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的几点看法

 

                            中央统战部《零讯》2011年7月专题第82期采用
              我对南科大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的几点看法
                         山东英才学院副院长 刘存刚 民建会员
       
    近日南科大45名学生集体不参加高考一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学生不经过高考这一关而进入大学学习还是第一次,并且这一批学生在4年以后所获取的学历很可能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下,南科大的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以“抛下铁文凭,捡起真本事”的行为对现行的高考制度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造成了强烈冲击。体制内的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处理好目前还处于体制外的南科大以及这45名学生的关系需要相当的管理智慧。
    首先,南科大能够诞生在深圳本身就不是偶然的。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正是发端于深圳并逐渐深入蔓延至全国各地。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南科大就体现了他们一贯的改革勇气与国际视野,亦想用深圳敢于求变创新的精神作为教育改革的精神支撑来完成教育领域的革新。而南科大采取的自主招生、教授治校、去行政化等一系列措施直接指向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深圳特区改革的成功在于没有墨守成规,敢于探索雷区,打破条条框框,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并且符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路子。今日的南科大恰如当时的深圳特区改革,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在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强行“收编”,一切纳入到体制内按照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那就毫无新意可言,又如何体现改革的初衷呢?中国并不缺少大学,而是缺少传承深圳改革精神的教育载体。如果强行“收编”,中国只是多了一所大学而已。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拿出南科大一所作为教改“实验田”,允许他们“自主耕作”,给他们几年时间摸索。成功了,总结经验,推广他们的做法,会对其他高校产生非常正面的激励作用与借鉴意义;不成功,汲取教训,重新探索,同样会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允许中国教育百花园中的这株小草继续生长下去。
    第二,南科大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并不是对整个高考制度的否定。客观而论,高考制度在目前情况下仍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南科大的做法只不过使中国的人才选拨方式又增加了一种而已。多元化的人才选拨方式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与国际接轨意味着我们的“大一统”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促进学生成长,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南科大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全面推翻现行教育体制,他们只是在探索真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规律,为破解我国教育制度的各种弊端寻求解决方案,我们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南科大所做的改革一定是正确的,但他们至少迈出了探索的脚步,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宽容之,支持之。
    第三、为了顺利推进改革,为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南科大应该积极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寻求政府理解与支持。根据中国目前的教育发展水平,每个学校做到自主招生并不现实,中国教育招生制度可能的改革路径可能会由现行的“国家统一考试+统一计划录取” 向 “国家统一考试+学校自主录取”转变,最终向“权威社会化测试+学校自主录取”模式靠拢。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45名学生背后的南科大不应该是对立的,相反其改革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改变思路,不是把新生事物强行纳入旧的管理体制中,而是与时俱进,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新规定新办法,把南科大之类的学校重新纳入到有效管理中去,南科大也应该与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进行有效沟通,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好头、起好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山东英才学院新闻官方微信(sdycxy1998)。


电话:0531-88253000 88253001
E-mail: 邮编:250104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英才路2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441号 鲁ICP备10203949号 Copyright©1998-2020